口水腺內窺鏡手術
口水腺(salivary gland)
口水的分泌量,每天為1.5公升,主要由三對口水腺制造,包括在耳前的腮腺(parotid gland)、下頜骨內的頷下腺(submandibular gland) 和在舌底的舌下腺(sublingual gland)。口腔黏膜內分佈了大量細小的黏液腺體(minor salivary gland)。口水的主要功能是保持口腔濕潤,並在進食時須配合大量的口水分泌以幫助吞嚥。
口水腺管導阻塞(ductal obstruction)
由於進食時腦部會刺激口水腺,增加口水分泌,如果口水腺管導有阻塞,口水便會累積於口水腺內引起口水腺腫脹、疼痛。於進食時開始腫脹,半小時至二小時後腫脹便會慢慢減退。
口水腺導管阻塞原因
常見原因是結石(ductal stone), 管導狹窄(stricture)和黏液栓(mucus plug)。其中以結石為最常見,約有80%的口水腺結石發生在頷下腺。成因可能是發炎,放射性碘治療甲狀腺癌,創傷或結膜乾燥症。
口水腺內窺鏡診斷(diagnostic sialoscopy)
當口水腺管導阻塞是由於較大的結石,用手觸診亦能發現。但如果是小結石,導管狹窄或黏液栓,手觸診不能診斷病因。要做超聲波進行初步診斷,如果口水腺管導有阻塞,會見到脹大的管導,較大的結石超聲波也可見到(如圖一所示)。
而最新的方法是採用口水腺內窺鏡診斷。口水腺內窺鏡可從口水腺的出口進入口水腺管導,透過內窺鏡可以見到結石, 管導狹窄和黏液栓。圖二所示,內窺鏡放入頷下腺所見到的結石。
口水腺內窺鏡手術(therapeutic sialoscopic surgery)
現時要治療口水腺結石,其中一種方法是透過外科手術,把口腔中的結石取出。傳統的手術方法是將口水腺導管切開,再利用手術鉗將口腔內的結石取出,但這方法只適合於口水腺導管出口的位置出現結石。最新的方法是透過口水腺內窺鏡取石手術,可以在口水腺內窺鏡監察之下,放入靈活的伸張籃子,將口水腺導管内的結石套住垃出,這方法適用於口水腺導管較深入的位置出現結石的現象。如圖三所示,頷下腺結石被成功取出的情況。
如果管導狹窄,可以在口水腺內窺鏡監察之下,用內窺鏡將狹窄的管導擴大,然後放入膠管,一至二星期後取出。如果管導有黏液栓,可以在口水腺內窺鏡監察之下,用生理鹽水沖洗黏液栓。